【推荐】中国数字货币技术超过美国FacebookLibra没联网也能闪电支付丝路基金狄刚

理财技巧 阅读 78 2025-03-03 14:36:04

中国人民银行(PBoC)正在全速推进其数字货币计划,希望比Facebook的Libra更快推向市场。

上证报记者近日获悉,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下称央行数研所)迎来了新任掌门人,央行支付结算司原副司长穆长春正式担任所长,而备受关注的央行数字货币距离正式亮相近在咫尺。(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证报原文)

2014年,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便提出构建数字货币的想法,央行也成立了全球最早从事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官方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该所主要工作职责是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央行整体工作安排,专注于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

据悉,自前任所长姚前担任中证登总经理后,央行数研所掌门人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多家与该研究所有合作的金融机构向记者表示,穆长春成为第二任所长后,央行数研所工作进展顺利,备受关注的央行数字货币距离正式亮相已经不远。

数字货币亮相为期不远

2014年,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便提出构建数字货币的想法,央行也成立了全球最早从事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官方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该所主要工作职责是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央行整体工作安排,专注于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

新任所长穆长春近期就数字货币发展发表了诸多观点,并于本周发布了《Libra与数字货币》的公开课,详细解读了中国数字货币DC/EP,同时也回答了市场对于Libra等市场热点问题的关切。

关键的数研所掌门人

其实早在2014年,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便提出构建数字货币的想法,央行也成立了全球最早从事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官方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在筹备之初,数研所还是技术挂帅,2017年5月,央行内部宣布,原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姚前出任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副所长由原科技司科技处处长、丝路基金技术总监狄刚出任。

两个月后,2017年7月3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根据央行公布的信息,数字货币研究所是央行旗下专门从事数字货币的技术和应用可能的研究机构。

对于技术官员出身的首任数研所所长姚前对外曾经描绘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未来的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将有着自己的生态系统,整个生态圈是“央行-商业银行-终端用户”。

其中,终端用户涉及全社会各种主体,可以是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NGO等,也可以是个人。连接整个生态圈的,是通信基础设施即终端用户的终端设备。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攻关,数研所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新一期的“2018年全球区块链专利企业排行榜(TOP100)”中,中国人民银行数研所获得44项专利,超越众多研究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位列全球第五,同时也是排名最靠前的央行研究机构。

去年10月,姚前正式出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穆长春赴任后即将成为第二任所长

区别于比特币等区块链技术,央行数字货币强调是中心化货币。

近两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央行也纷纷计划实践某种形式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早已宣布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研发,乌拉圭已经发布了一个CBDC项目。中国、巴哈马、加拿大、瑞典、东加勒比货币联盟以及乌克兰都在积极探索中

闭环测试待考

作为央行主管支付结算的副司长穆长春出掌数研所,侧面显示数字货币已经从技术研发阶段逐步进入应用阶段。

“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这是因为M1、M2现在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用央行数字货币再去做一次M1、M2的替代,无助于提高支付效率,且会对现有的系统和资源造成巨大浪费。相比之下,现有的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此前,穆长春在一个公开论坛表示。

而最能体现央行在数字货币思路的,莫过于今年8月底,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对金融科技发展,包括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提出详细的方案,其中提出到2021年要实现金融科技国际领先,应用水平先进可控。

至此,中国数字货币顶层设计思路基本成型、实施路径渐次清晰。

《中国日报》曾在9月3日援引中国央行官员透露,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开始“闭环测试”,测试中会模拟某些支付方案并涉及一些商业和非政府机构。不出意外,中国将第一个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元年即将到来。

中国数字货币技术更完善

“中国版数字货币项目称之为DC/EP,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我们对它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穆长春对于中国版数字货币进行了清晰定义。

中国版数字货币不需要账户就能够实现价值转移。具体场景中,只要手机上有DC/EP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只要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功能。传统电子支付在没有信号的环境中无用武之地,而DC/EP不需要网络就能支付,因此也被称之为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

“即便是Libra也无法做到这一点。”穆长春表示。此外,中国版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摆脱了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控制。

在电子支付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央行为何执着于研发数字货币?穆长春强调,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需要未雨绸缪。

同时,DC/EP的推出也考虑到居民消费的隐私权。穆长春表示,公众有匿名支付的需求,但如今的支付工具都跟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紧紧绑定,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匿名支付需求,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现钞支付。而央行数字货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它既能保持现钞的属性和主要价值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的诉求。

央行对技术路线保持中性

穆长春表示,目前DC/EP采用的是双层运营体系——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公众。这意味着将有一些商业机构也将参与数字货币运行之中,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调动市场机构积极性。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推出国家支持的数字货币“DC/EP”,初期将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阿里巴巴、腾讯以及银联7家机构发行。

穆长春透露,央行数字货币研发不预设技术路线。Libra是混合架构,DC/EP也是混合架构。但在这个层面,央行保持技术中性,不干预商业机构技术路线选择。商业机构向公众兑换数字货币时,采用区块链技术还是传统账户体系都可以。无论采取哪种技术路线,央行都能适应。

他表示,DC/EP的投放过程跟纸钞投放一样。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DC/EP依旧是M0替代,具有法偿性。

对于用户而言,只要下载一个App进行注册,就可以使用数字钱包,充值取现则需要对接传统银行账户。

不过,此次穆长春并未讨论备受关注的数字货币智能合约功能。穆长春此前在多个场合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加载智能合约。但如果加载超出其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就会使其退化成有价票证,降低其可使用程度,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数字货币会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但对于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还是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央行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究竟有什么区别?

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化的纸钞。日常生活中,大家支付渠道选择一般就是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或者直接现金支付。支付宝和微信都属于电子支付,与纸钞相区分。而央行数字货币的功能属性设计就是和纸钞一样,唯一区别就是形态是数字化的。

以后支付转账就不需要网络了,这就避免了网络信号不好的困扰,哪怕你在信息化落后的非洲,两个手机一碰,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

。只要手机装有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就能实现无网络下的转账。这种收支双方的“双离线支付”十分先进,丝毫不逊色于Facebook的Libra,甚至Libra也还不能实现这个功能。

虽然现在交易转账都不用现金和银行卡,但对微信或者支付宝还是要绑定银行账户或者实名认证的。但是央行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也不受银行账户的管控,可以实现完全匿名支付。

这意味着,以后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只要手机上装有央行数字货币的APP,没有网络也可以实现支付。除了在充值取现的时候对接银行账户,其他时候都不需要在支付的时候透露个人的银行信息,也不需要担心现金的毁损。

不过,央行多年来的未雨绸缪绝非仅仅为了支付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

今年6月,Facebook上线了加密货币Libra官网,并发布了白皮书,此后,全球央行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中国央行也不例外。

货币背后是利益、权力、国际政治、外交。如果一种支付工具,甚至还发挥货币的职能,必然会冲击法定货币,从而对一个国家货币调控、金融调控等各方面带来直接影响。在货币这一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领域,能否敞开胸怀迎接所谓国际的货币、一种超主权的货币需要打很大的问号。

Libra对于各国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乃至对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央行直接发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未来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也抛出了一个重要的设问:中国电子支付规模早就是全球第一,为什么要推进发行数字货币的工作呢?

此次央行要发行的数字货币,与Libra并不是一回事,最重要的区别是,Libra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去中心的加盟链网络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只运行专用的加密货币,即Libra,而不再运行其他各种法定货币。而央行加密货币,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人民币体系。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想解决现钞和电子支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的风险;二是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模式的电子支付,无法满足公众匿名支付的需求。正如穆长春总结的,央行数字货币其实主要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光学影像量测仪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上海仪器测量

光学影像量测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学前和基础教育篇2011日本财政支出占gdp多少比例 下一篇: 【推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正式成立产业基金发起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