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澄清有关通胀压力巨大和滞胀的报道.

新闻热点 阅读 133 2023-11-21 09:48:15

发改委澄清有关“通胀压力巨大”和“滞胀”的报道

发改委澄清有关“通胀压力巨大”和“滞胀”的报道 更新时间:2010-6-6 0:01:40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4日说,个别专家所谓今年“下半年通胀压力巨大,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7%左右”的观点是不对的。中国今年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是有基础的,经济不会出现所谓的“滞胀”。  近日相关媒体引用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下半年通胀压力巨大,预计CPI涨幅在7%左右”的观点,作为“物价步入快速上行期,近期一轮快速上涨的开始”的论据。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下半年CPI涨幅达到7%的判断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按照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去年涨价的滞后影响,即所谓的“翘尾”因素;二是今年以来的新涨价因素。这位负责人说,据测算,去年涨价对今年下半年翘尾的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如要达到7%左右的涨幅,新涨价因素应达到5.7个百分点,某些月份的同比涨幅将接近或超过10%。而物价形势十分严峻的2007年、2008年,新涨价因素也不过3.1和2.5个百分点。  他认为,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中国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复苏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与2007年、2008年相比,不存在作为主要食品的猪肉供应大幅下降,或者类似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那样严重的自然灾害,要实现两倍于2007年、2008年的物价增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另外,有关媒体还引用了德意志银行某经济学家“中国GDP走势未来会下降3%,但同时物价依然会继续快速上涨,这样的一个倒挂会让人感觉起来像是滞胀”的观点;以及申银万国某宏观分析师“如果经济减速、通胀加速即为滞胀的话,我们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预期到今年将是滞胀局面”等观点。这位负责人说,这些观点也是不准确的。  这位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升2.2%,呈现出经济高速增长,而物价涨幅相对温和的局面。从全年来看,由于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中国GDP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即使比目前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GDP增速仍有8.9%,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高的速度,不能称之为“经济停滞”。  这位负责人说,从物价走势看,尽管今年个别月份CPI可能突破3%,但受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信贷投放较上年回落,重要商品库存充裕等因素影响,“只要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各项政策,不断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实现全年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是有基础的”。因此,今年中国将呈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温和上升的格局,不会出现所谓的“滞胀”。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杯突试验机生产商

材料扭转试验机价格

硬度计

轨枕静载试验机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发改委治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篇: 发改委的食用油禁涨令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