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住建发布丨乐山“全省公园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正式启动,请亮出乐山人的态度,积极参与吧!-乐山文投公司

基金理财 阅读 175 2025-04-29 14:11:48

近日,来自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3个区政府,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城管局、市旅体委、高新区管委会、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卫计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交委、市经信委、高新区管委会、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苏稽新区管委会、冠英新区管委会26个市级部门,乐山城投、乐山大佛旅投、乐山文投、乐山高新投、乐山交投、乐山农投、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7个建设和设计单位,及市住建局26个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齐聚市住建局,共同研究探讨乐山

“全省公园城市试点”

申报事宜,这标志着乐山

“全省公园城市试点”

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会议重点就公园城市建设思路,拟制定的政策措施、近期远期规划设计、重大建设项目、森林保护、河流治理、旅游发展、环境卫生治理、城市风貌整治以及资金保障、土地保障、人才保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细化了各部门责任,初步形成了《乐山市公园城市规划编制项目计划表》《乐山市公园城市建设项目计划表》。乐山“全省公园城市试点”申报工作由市住建局牵头,目前申报方案及相关资料正在准备中。

政策背景回顾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深刻指出,城市建设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是对城市绿色发展的最新要求,是对城市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谋划,为城市建设中寻找生态优先发展路径指明了新方向,描绘了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

6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9月,《中共乐山市委关于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四川公园城市‘示范城’”;近日,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在成都市以外的市(州)再遴选3-4个左右城市、6-7个左右县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平林批示“抓紧申报,全力争取”。其实,在乐山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公园城市建设已纳入了《乐山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之中,此次试点申报既符合乐山战略规划,又符合乐山人民的热切期盼,同时也给乐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对加快乐山全面发展进程将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公园城市蓝图

公园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城市融入自然环境之中,让固化的城市焕发出生命的灵动,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人民属性,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打造人人向往的人居环境;“园”,就是用清晰的文脉和深厚的内涵,将不同时空的一种或多种文化元素集合在一起,以科技、娱乐项目、景观营造的方式,展示出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 “城”,就是科学构建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市”,就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功能产业。公园城市是城市全新的发展理念,是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的升级版,简单的讲就是城市在园林里、山水在城市间,园中建城、城中有园。

试点申报要求

1

申报条件

党委政府决心大

申报城市党委、政府有开展试点的强烈意愿,决心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水平;能够成立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建立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对试点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形成合力;能够最大限度整合相关资源、资金,确保财政资金持续充足投入。

城市基础条件好

山水生态格局保护良好,没有遭受较大破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具有一定代表性;经济发展较好,有支撑开展试点的财政能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水平较高,尤其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方面基础扎实,优先选择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以上园林县城”称号的城市和县城。

试点推进方案实

能够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立足“以人为本、生态筑基、美丽引领、城乡并举”,制定涵盖生态保护修复、环境品质提升、园城产融合发展等多方面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明确政策措施、资金筹措途径、建设项目清单及完成时限等,确保试点内容完善、特色鲜明、易于操作落地。

创建目标

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

积极探索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效途径

到2021年底试点期末

试点城市基本实现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规划区内受损山体生态修复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5%,县城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5%。

宜居品质大幅提升

绿地系统、公园体系完善,布局合理,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不低于33%、38%、85%和10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不低于31%、35%、75%和9平方米。每个试点城市建设完成2个以上城市公园(含城市山体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至少新增1个省级重点公园。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完成一定数量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绿色低碳改造,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比重有效提升。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效应明显,依托绿色公共空间开展的商业服务、休闲旅游、文化会展等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

(2019年-2021年)

按照试点计划,从2019年1月至2021年底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试点城市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研究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以具体项目为抓手推动试点实施。

第二阶段

(2022年)

2022年对试点成效进行全面考评,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形成一批有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和制度机制。

第三阶段

(2035年)

在全省全面推广、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到2035年建成一批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公园城市。

乐山创建优势

1

自然条件有优势

交通条件优越

乐山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南下出川的黄金水道所在地,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是全省“八射三联”11条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成都—攀西—东盟通道”中的重要控制点,随着成贵高铁、乐山机场、岷江港航电枢纽等一大批交通项目加速推进,今后,乐山将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航空网和长江黄金水道,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唯一具备水、铁、公、机联运的枢纽城市。

气候条件优良

乐山受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及不同季风环流交替影响,形成气候的多种类型,东北、西南气候分异明显。东北部平坝、丘陵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适合森林植被和园林绿化植物生长,为创建公园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

山水相依格局独特

乐山市主城区山体资源丰富,城市绿心居于中心,东、南、西、北等四个主要方向均有天然的山体屏障围合,中心城区山体格局总体呈现“一心四带”的格局,“三江一溪”的水系(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竹公溪)的穿插点缀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相依的独特格局,具有“森林在城市里,城市在山水中”的独特优势。

历史人文元素丰富

乐山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等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37处,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美誉,具有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历史人文资源。近年来,文旅事业蓬勃发展,嘉州古城风貌恢复,老霄顶古建筑群修缮,“大佛印象”、“峨眉记忆”等系列特色文创旅游商品的开发,有力提升了乐山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乐山“半城山水半城绿”的景观特点和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的城市特征,勾画以“生态打底”为特色的山、水、城、文一体的融合绿网,是乐山公园城市的独特优势。

2

规划政策有指向

总体规划有定向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指出乐山城市发展总体目标为: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将乐山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高度开放、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城乡协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城市控规有方向

《冠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冠英新区功能定位为“总部基地、湿地新城”,结合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城市新型社区。《棉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两心、一区、三组团”的布局结构,打造成集高档生态生活区、生态旅游服务、大型市场、商贸物流、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肖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肖坝片区形成“一轴、两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形态,发展科研文教、文化、居住功能为主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战略政策有支撑

近年来,省上出台了《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四川省生态园林城市系列评定管理办法》《四川省生态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方案》,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乐山的决定》《绿秀嘉州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绿秀嘉州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乐山的决定》《乐山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乐山市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提供了政策指引。

3

城市发展有后劲

现状指标有基础

乐山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截至2017年底,乐山森林覆盖率达57.2%,高于全省近20个百分点。市中区建成区绿地面积约1834公顷,绿化覆盖约2039公顷,建成区共有公园绿地(含公园、广场、小游园、街旁绿地)约70余个,占地面积约504.01公顷,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0.13。市中区建成区绿地率37.2%,绿化覆盖率41.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16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地率32.33%,绿化覆盖率36.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45平方米。

创建工作有成效

我市共创建成功省级园林县城2个(犍为县、沐川县),省级园林乡镇2个(峨眉山市符溪镇、犍为县芭沟镇),省级园林村4个(犍为县双溪乡柳溪新村、犍为县罗城镇白鹤村、井研县集益乡雨台新村、沙湾区轸溪乡双山村),21个省级园林式单位,22个省级/市级园林式居住区。

建设项目有保障

2016年以来,乐山已瞄准生态方明建设方向发力,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开展全域增绿行动,大力推进城市绿道、绿廊、绿心等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推进城市生态修复试点,进一步加大城市山体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力度。比如,“一湖五湿地”将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半城山水半城绿”的天然优势,依托岷江港航电开发形成的25平方公里湖面,建设5个湿地公园,打造“三江六岸”亲水空间,把绿心公园建成具有“一环六园”功能结构的城市中央大型生态公园,把乐山建设成为全省环境最优美、游客最向往的山水园林城市。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试点工作,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落实总体规划部署、凸显山水景城特质”四个方面入手,对城市空间的管控、空间格局引导和特色塑造等方面设计引导,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把乐山建成全省公园城市“示范城”,对于实现“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总部经济聚集区”的总体目标,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乐山有着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乐山主城区已建成公园59个,还将规划建设市级公园9个、片区级公园12个、生态公园8个。当前城市双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绿秀嘉州一期已全面完成,绿秀嘉州二期即将启动;10月28日乐山最美生态公园——绿心生态公园一期项目已经启动。

腾空建绿、扩容提质、品质提升、公厕革命、生态保卫……这一项项务实举措正在悄然推进一场新的城市革命在乐山萌动!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生态筑基、绿色发展;城乡并举,协调发展;美丽引领,创新发展;多元共生,开放发展……这一个个创新发展理念正在孕育着一个活力多元的大美乐山全面绽放!

申报“全省公园城市试点”

是市委、市政府的强大决心

也是乐山人民的美好愿望

让我们一起为乐山加油鼓劲!

请大家拿出乐山人的坚定态度

积极参与,点赞支持!

来源:微信公众号“乐山住建”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

ogp官网

影像测量测试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咋申请使用?哈尔滨出新规-商品房大修基金 下一篇: 【推荐】住建发布丨每台补助10万惠民,乐山市主城区范围内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开始执行!-乐山维修基金

相关资讯